皮肤
字号

二劳改与女人们 第26节

点击:


(三)“和尚庙”里的风流案

王大利回到治安科以后,跟白芸的紧张关系一时无法缓和,两口子经常拌嘴反目。这时候已经是一九五八年底,出于大跃进的需要,局里又组织了一拨“闲散无业居民”到东北旺去劳动,叫做“东琉璃屯生产大队”,任务是专门挖土方,为劳改砖厂备土。王大利白天跟妻子同一间办公室,夜里跟老婆共睡一张床,却又互相不说话,觉得别扭极了,就主动找分局长张明要求去东北旺。

张明考虑到不妨让他们夫妻冷静一段时间,各自的气儿都消了,自然会和好如初的,好在东琉璃屯生产大队全部都是男子汉,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和尚庙”,绝不会再出风流案子,于是就任命王大利当大队长,去了东北旺。

王大利到了东琉璃屯生产大队之后,尽管这里全是男子汉,但并不等于从此断绝了通向女人之路。

第一,他与李丽的来往并没有断绝。当时李丽已经在城里上班了,王大利除了隔长不短儿地借故进城到她家里与她幽会之外,每逢生产大队放假,他反正也不回家,就主动留下来值班,于是多情的李丽,干脆就赶到东北旺来与他秘密地欢度周末。那时候,中国广阔而肥沃的土地上正遭受着天灾和人祸的狂暴肆虐,老百姓饿肚子,市面上买不到东西,高价点心则贵得吓人。李丽当姨太太的时候,攒下了一些私房钱,每次到东北旺来瞧情郎,十八块钱一斤的点心,二十多块钱一听的罐头,总要提上那么一书包。

第二,这个生产大队的队员们虽然都是男子汉,人们戏称这里是“和尚庙”,其实谁也不是和尚。他们有的有年轻的妻子,有的有妙龄的女儿。她们关心自己的丈夫或父亲,不免常要到生产大队来瞧瞧,送点儿吃的穿的用的。于是,王大利这头偷惯了嘴儿的馋猫,又有了猎取的目标,又有了可用武之地了。

王大利虽然经常借故进城去跟李丽幽会,李丽也经常到东北旺来与王大利一起秘密欢度周末,但是王大利并不以此为满足,总是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他已经习惯于喜新厌旧,热衷于“调剂口味”了。

生产队里有个队员,叫做康志平,解放前是个军医,解放后按政策规定军医不算反革命,只算一般历史问题,所以镇反、肃反都没整到他的头上。他娶的是个年轻漂亮的女护士,两口子开了一家小小的私人诊所,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儿,小日子过得满不错。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几次动员他参加联合诊所,他算了算,私人开业每月至少有三百元的进项,参加联合诊所,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到不了一百五十元,因此怎么也不肯参加。他出身旧军队,又是基督徒,要找碴儿治他,简直太容易了。根据他平时的言论,随便抽出两条来,就够他受用不尽的:一条是二十八斤口粮定量太低,不够吃;一条是教堂越来越少,没地方做礼拜。用不着上纲,一条是攻击粮食政策,一条是攻击宗教政策,当然属于“反动言论”范畴,加上明明不算但又随时可以算的“历史反革命”身份,于是有关部门决定吊销他的营业执照。这一回,他就是想参加联台诊所,人家也不要他了。不过总算网开一面:吸收了他的妻子到联合诊所当护士。他呢,只好在家里给老婆孩子做饭洗衣服。

尽管他不再开诊所了,但是谁都知道他是个医生,街坊四邻有了小病懒得上医院或者有了急病来不及上医院的,就来求他。遇上这种场合,他能推的就推,实在推不了的,只好勉为其难地帮人家看看,给人家开张方子。居委会把情况反映到派出所,于是治病救人的好事就变成了“无照行医”的坏事。这次组织社会闲散劳动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半动员半强迫地就把他“组织”到生产队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康志平方才懊悔当初不该拒绝参加联合诊所,可是后悔已经晚了。

来到生产队,像他这种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儿的人,突然之间从事挖土方这种重体力劳动,那个难受劲儿,大大出于他的意料之外。一个星期干下来,任务没有完成不要说起,浑身的骨头架子就好像要散了一样。头一个休息日,大伙儿都在星期六下午就回家去了,独有康志平累得腰酸腿疼,懒得动弹,不想回家。他爱人刘如水见别人的丈夫都回来了,自己的丈夫只带回一个口信儿来,不知道是真是假,放心不下。第二天一早,她带上才五六岁的小女儿康国英,提着两兜子好吃的,到东北旺看丈夫来了。

刘如水来到生产队,正好遇见王大利留守值班。那一年,刘如水已经三十岁了,比王大利整整大三岁。但由于她保养得好,没经过风吹日晒,皮肤细嫩白净,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好像比从小就在大毒太阳底下晒得面目黧黑的王大利还要小几岁似的。加上她的风度优雅,性格静娴,真是楚楚动人又落落大方,谁见了都会为之耳目一新。王大利一见,立即为之倾倒,赶紧大献殷勤,盛情款待。刘如水得悉王大队长是这里的最高领导,原先又是分局里管治安的副科长,正管得着康志平的事儿,就一把眼泪一扫鼻涕地哭诉了丈夫的冤屈。王大利当时就一口答应,一定要为康志平奔走开脱。康志平夫妇在绝望之中忽然遇到了这么一位仁心义骨、肝胆相照的好公安干部,不由得感激涕零,简直不知道如何道谢才好。

王得利既然看上了刘如水,当然不会那么傻,真的出死力去为康志平奔走开脱,而是要利用刘如水单居独处的这一段时间去实施他的锦囊妙计。为了取得刘如水的信任,他不能不给康志平一些甜头。正好大队里准备成立一个医务室,原计划由一个因对女病人有流氓行为而被开除的医生去筹办的,刘如水的出现,改变了王大利的计划,当即把这份美差照顾了康志平。──无照行医的人只要一进了公安局,虽然依旧“无照”,行医却就此合法了。

几天之后,王大利进城去找刘如水,先告诉她康志平已经脱离了体力劳动,重新拿起了听诊器,下个休息日,再也不会累得回不了家了。接着告诉她,关于康志平去参加联合诊所的事儿,他已经跟几位有关领导人打过招呼,今天可以最后拍板,叫她今天晚上不要外出,听他的好消息。

王大利是个经过专门训练又富有实践经验的“渔翁”。他把刑侦学用于犯罪,把破案的本领用于“渔色”。刘如水一个善良的妇女,总是用善良的眼光看人,加上对公安人员的绝对信任,绝不会想到王大利是经过精心策划安排下了牢笼陷阱叫她去钻去跳,一等等到深夜十一点多,还在傻等。孩子明天一早要上幼儿园,九点多钟就安然入睡了。刘如水在灯下做着针线,抬头看看钟,打了个哈欠,正在决不定是等下去还是不再等的节骨眼儿上,门上响起了轻轻的剥啄声。开门一看,正是王大利。

王大利果然给她带来了好消息:事情已经基本办妥,有关领导口头上已经答应,只等盖公章了。趁刘如水感激涕零不知加何报答的欢愉时刻,王大利俯身温柔地吻了她一下,刘如水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拒绝。王大利见时间、地点、条件都已经成熟,就张开双臂,轻轻地把她搂进了怀抱之中。刘如水既不便于发作,也不敢发作,只好闭上眼睛,柔情如水,乖乖儿地听任他摆布……

从此,王大利每隔三天五天就到刘如水这里来住半夜,每次来,事情都有“进展”:公章盖来了,报告递上去了,局里批下来了,公文转出去了……可就是离正式上班总还差那么一点点距离。──这一点点距离,可就是- 大截子时间;这一大截子时间,对王大利来说,是多么宝贵哟!

就在这一段特别宝贵的时间中,王大利频频往返于东北旺与城里,经常彻夜不归,一个非常偶然的疏忽,无意之中让他妻子把秘密窥破了。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终究是有限的。王大利忙于“夜袭”刘如水,不免就冷落了李丽。李丽在家里等不着情郎,噘着小嘴巴跑到东北旺,听说是大队长进城去了,只以为他是到自己家来的,赶紧返回家里准备饭菜坐等,却等到半夜十二点了还不见影儿,发起急来,忘了两人定下的“不许写信”这一条双边协定,恳恳切切地给王大利写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寄到生产大队的那一天,正好王大利进城“办事儿”来了。偏巧这时候王大利在生产大队接待情妇的消息传进了白芸的耳朵里,白芸只好疑疑惑惑地跑到东北旺来一探究竟。结果是人没看见,倒看见这封字迹娟秀、下署“内详”的信了。老爷不在,夫人当然可以“代拆代行”。打开一看,信里明明写着:负心郎已经有多少天没去跟她幽会,是否又有新欢了?今天她带上多少好吃的东西来瞧情郎,赏给她的,又是一碗闭门羹,回家等到半夜,还是不见踪影儿,想到他准是在别的女人那里过夜,心里好不凄凉悲伤……

白芸看到了这封信,醋性大发,当即返回分局,告了王大利一状:蜕化变质、丧失立场、知法犯法、屡教不改。有了铁证,分局长也不好说什么,考虑到他还年轻,一方面从教育挽救出发,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夫妻能重归于好,只给了行政上降两级、党内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把他调到永定门外一个只有二三十人专做脚镣、手铐的小五金厂当厂长去。

对于王大利的所作所为,分局长能够宽容地姑息,他老婆却不能大度地宽容,不但坚决要求与丈夫离婚,而且还把情况反映到市局。这一来,王大利失去了靠山,最终是把他开除出党,送到设在天津市宁河县茶淀车站的地方国营北京市清河农场劳动教养。

(四)警官犯罪牢房宽

茶淀车站,在京山铁路线上只不过是一个四等小站,快车根本不停,慢车也只停一分钟。但它却是个举世闻名的地方。

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在于它的战略地位,也不因为这里有什么奇风异景、名胜古迹,而仅仅因为这里有一个规模相当巨大的劳改农场。

早在明清时代,这里以七里海为中心方圆一百多里的大苇塘中,很少有村落人烟,是个盗匪出没盘踞的地方,也是出产芦苇的基地。日寇占领时期,一者粮食奇缺,想把这片盐碱滩变成粮仓;二者这片苇塘离天津太近,一旦被反抗力量占领,势将很难扑灭,因此抓来一批劳工,在这里开办了一个“国营农场”。

解放之后,这里成为北京市公安局关押犯人的地方,当时称为“清河四大队”。傅作义部队起义以后,许多高级将领都关押在这里。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又向西荒地进军。开发了五八幺、五八二、五八三、五八四、五八五共五个分场,是北京市劳动教养的主要场所;而东区的四个分场和许多工厂则主要关押犯人。对外的牌子,是“北京市地方国营清河农场”,下面还有许多附属工厂和就业职工,因此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这里明明是天津市宁河县的地盘,却属于北京市管辖,设有公安分局,使用北京市粮票布票,由北京市供应副食、百货,就连语言,也是标准的北京话,绝不带一点儿天津味儿的。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