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上海滩风月女明星 第43节

点击:


“导演阮玲玉拍摄影片,是任何导演的最大快乐,开拍前略加指点,她很快就理解了导演的意图,一试之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拍成功,极少重拍。导演们在摄影场里,平常总致力于如何启发和帮助演员创造角色的表演,但阮却在很多时候反转过来启发和帮助了导演,她在镜头前试拍出来的戏,常比导演在进入摄影场前所想象出来的戏要好得多、高明得多。

“当一个导演对阮玲玉具体地规定了某些机械的、不真实的形体动作时,阮并不要在镜头前停下来,和导演面红耳赤地争论一大篇,她只消满怀信心地、真挚地把她的角色在规定情景中所应有的形体动作表演出来,便能使导演心说诚服了。作为导演之一,这就是我所可能给予任何演员的最高评价。”

这些,是阮玲玉的表演艺术真正吸引人、最可珍贵的地方。这种表演素质的技艺,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达到的。

后来,在阮玲玉去世后,“联华”因为公司的台柱明星阮玲玉陨落,实力大损,演员阵线顿形软弱,大有后继无人的恐慌。

在公司已成名的演员中,或因个性与阮玲玉不同,或是因天才有限,造诣已止,都没有递补阮玲玉地位的资格。为此,“联华”只有把注意力移向新人。

恰巧“联华”女演员中,有两位新演员,一个是貂班华,一个是梅琳。貂班华在《新女性》等影片中,酷似胡蝶,联华公司让貂班华极力摹仿胡蝶,以此与明星公司抗衡。

梅琳踏进影圈,为“联华”吴邦藩所发现。他认为她的芳容正和阮玲玉十分相像,因而设法聘用,来递补阮玲玉的虚席。梅琳虽有阮玲玉的桃花脸、柳叶眉,却缺乏阮玲玉的演员素质和纯熟的表演技巧。后来,梅琳在“联华”的《无愁君子》等影片中的表演,都未达到预期效果。

其实,阮玲玉的表演,何止一个梅琳难于望其项背呢?

阮玲玉的演员素质和纯熟的表演技巧,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多看”,而阮玲玉的“多看”,不仅是多看表演艺术的原形―一生活;同时,也要多看表演艺术的成品――电影。

过去,在她没有参加工作以前,为了拿不出一张买票的钱,她常常只得在影戏院门前望洋兴叹。如今,生活宽裕了,自己的职业又是演电影,“看电影”就成了阮玲玉生活中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阮玲玉周围的人,只要细心一点的都会观察得出:她很少看中国影片,大多时候看的是外国影片。30年代初,葛丽泰、嘉宝是好莱坞最好的女明星,她曾以精堪的演技和迷人的风姿使世界上千百万影迷为之倾倒。

嘉宝的重要影片,都曾在我国上映,除默片外,1930年上映了嘉宝的第一部有声片《安娜・克立斯蒂》和数年后上演的《琼宫恨史》,都曾得到过我国影剧界的赞誉。

可阮玲玉最喜爱的影星,并不是嘉宝,而是1931年在世界电影中,使人震惊的德国影片《蓝天使》里的女主角玛琳黛德丽。阮玲玉酷爱这位德国的影星的缘由,并未告人。

可是,如果看过她俩所拍摄的影片,并与之相比较研究,就会使人强烈地感到:她们在形体、表演风格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玛琳黛德丽在《蓝天使》等影片中娇姿啊娜,体态窈窕,出色地表演了一个迷惑道学先生的歌女。当时的西方电影对女电影明星的形体美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玛琳黛德丽就曾以她的大腿美著名干世。

《蓝天使》的导演冯・斯登堡,就是“用隐藏在吊袜带与黑色花边下面的大腿的扭动”来突出她的淫荡。

阮玲玉在她同时代的电影女明星中,她的银幕形象也是轻盈敏捷、啊娜多姿的。阮玲玉的艺术生活,整个是处在默片时期。默片中的演员,只能借助字幕表示人物的语言,所以默片时代演员的语言应用,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丰富,这就更多地要求演员在表演角色时,不仅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而且需要身体灵活,气质优雅,以加强整个场面的感情、艺术效果。

纵观阮玲玉所拍摄的影片,她是很能领略其中之精髓的。在生活中,她一方面爱跳舞,请人教授形体健美训练;另一方面,在饮食等生活上也甚为注意。

如1934年,阮玲玉在《香雪海》中第一次扮演了一个尼姑。她在拍戏时是吃斋的,在拍完戏后,她用饭时还吃素的。后来,她平日几乎都是素食,只是有时阮母心疼女儿辛劳,做些广东家乡的腊味饭、鸡球粥、珍肝面,这她才品尝一点。

阮玲玉虽然并不胖,但对经济渐渐富裕、生活安排甚为舒适的女演员来说,她却是很警惕的。“联华”服装工作人员都知道,阮玲玉的腰很细,市面上所出售的束腰围带,就没有像她那么小的。

与阮玲玉同时代的电影演员――谈瑛,最近在香港记者采访她时说:

提起阮玲玉,她喜欢得不得了,说那是她最喜爱的中国女演员,而且真人很美,腰只有甘三、四寸,腿又修长,羡慕死了。

阮玲玉训练、爱护自己的形体,一方面适应了默片时代演员以造型、动作为主要塑造人物手段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使她在扮演各种角色时,具有较大的适应性。

她不像当时一些体态过于丰硕的女演员,只能演富家女性,不能扮演贫家女子;只能演城市女性,不适宜扮农村妇女。还有另外一些女演员,单就她们的外形看,总使人自然将她们规划到某种类型的女性之中。阮玲玉却演一人有一种模样。

赵丹在生前曾这样称许阮玲玉说:

“穿上尼姑服就成为尼姑。换上一身女工的衣服,手上再拎个饭盒,跑到工厂里的女工群里去,和姐妹们一同上班,简直就再也分辨不出她是个演员了。”

这不仅说明阮玲玉是一个素质很好的可塑性演员,也因为她的外形对各类妇女都具有适应性。

阮玲玉与玛琳黛德丽的演剧风格也是甚为相似的。玛琳黛德丽在《蓝天使》中,一举一动,每一姿态,极其真切销魂,冶艳无比。这点,集中展现在她的一双不凡的眼睛上,这双眼睛在镜头前,具有一种朦陇,好像有点“焦点不清”,透过这双朦朦胧胧的眼神,有着强烈的魁惑力。

在阮玲玉的艺术生活中,特别在她的早、中期,也有一类角色是一些妖媚娇艳的女性。如在《故都春梦》中饰演的妓女燕燕,迷惑了家中有贤妻的朱家杰,并以自己狡黠的交际手腕,为朱觅得一份要职。

阮玲玉扮演的燕燕,除用自己形体上轻盈敏捷、啊娜多姿为体现人物的手段外;也靠她那一双发虚的、“焦点不清”的眼睛的魁惑力来蛊惑人心。角色正是依赖于这种魅惑力,才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故都春梦》之后,阮玲玉塑造的角色,离这一类型的人物越来越远了。开始是温柔、善良,后来发展到扮演追求革命、要求进步的新女性。自然,塑造这些角色,是不能用以前那种人物造型和眼神去表现的,但阮玲玉在扮演那些人物时具有的那种魅惑力却没有消失。

阮玲玉只是在将“美艳”化为“温柔”,将“迷惑”换成“质朴”的同时,有着一种态度大方、仪容优雅的气度。

郑君里回忆说:

她的演技熟练、朴素而自然,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每个人物都烙印着她特有的清丽而优美的表演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既使她扮演一个庸俗的“交际花”,也有一种脱俗的韵味。

却说1933年初,上海出现了一件令影迷们感兴趣的事。元旦这天,一份新的报纸在上海创刊了,这就是以刊载电影消息为主的《明星日报》。为了招徕读者,扩大销路,报社发起了评选“电影皇后”的活动。

在该报的创刊号中,对开展此次评选活动的目的作了如是说明:“鼓励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事业之发展。”并宣布,选票印在每日《明星日报》的报端,选票的截止日期是两个月后的2月28日,其间《明星日报》将逐日公布各位明星所得的选票的票数。

《明星日报》此举的确颇合许多影迷的兴趣,投票很是踊跃,两个月内,收到数万张选票。2月28日,《明星日报》报社邀请了各界名人及律师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莱社举行了揭晓仪式。

结果,明星公司的胡蝶以21334票列第一,荣登“电影皇后”的宝座,天一公司的陈玉梅和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既不是也不是最后一次选举“电影皇后”,早在20年代中期,张织云就获得过“影后”的桂冠,但是,没有哪一次评选有1933年初的这次影响大,究其原因,主要与特殊的时机和候选人有关。

在这次评选中,阮玲玉名次较胡蝶稍后,并不是阮玲玉在表演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如胡蝶,而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多种原因造成的。

原因其一,是这次评选并非专家投票,最多的选票恰恰来自于非专家和非知识阶层的观众,在他们的眼中,胡蝶确实有着别人难以取代的位置。而许多喜爱阮玲玉的知识阶层的观众对这类的评选活动根本就不感兴趣,因而阮玲玉失去许多选票。

原因其二,张石川、郑正秋等名师的指点和财大气粗的“明星”的大力宣传使胡蝶具有其他演员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而“联华”并没有像“明星”捧胡蝶那样刻意力捧阮玲玉。这使得胡蝶的当选非常顺利。

原因其三,胡蝶能够当选“影后”,与她在电影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分不开的,她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多为端庄娴静的淑女,程式化的表演足以应付。不过如果仅仅就演技而言,阮玲玉是足以与她匹敌的。

当时曾有人将阮玲玉和胡蝶作了一个比较,这个比较虽然不是科学的,甚至有些肤浅,但却代表了一般市民阶层观众的普遍看法:

阮玲玉、胡蝶于电影女明星中并以美艳著称,论仪容,则胡蝶无阮玲玉之俏丽,阮玲玉不如胡蝶庄严;论艺术,则阮玲玉之表演活泼生动,作风浪漫,易受人爱,亦易为人轻视;胡之演技,滞钝呆板,但态度大方,有人喜亦有人不喜。

阮玲玉所以未能当选“影后”,有着以上诸多原因造成的。既使如此,选举结果后,还是有许多观众为阮玲玉抱不平:

选举的结果令我大大地失望。我觉得一百个电影迷之中,……至少有九十九人应当拥护阮玲玉。为什么呢,自从“联华”的作品问世后,阮玲玉参加的片子由《野草闲花》以至最近的《三个摩登女性》,扮荡妇像荡妇,扮乡女像乡女……她一举一动,莫不把剧中人物的个性表现得痛快淋漓。美丽固然重要,可是艺术比其他的一切条件更是重要……可惜得很,我只有唯一的感想:“何以欣赏艺术的同志这么少,而崇拜美人的同志那么多”。

文章地址:http://www.4721.com.cn/jishi/28271.html